生活中喝茶的人很多,但真正品尝茶的人并不多。每个人喝茶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;喝茶时,老茶客经常描述茶的甜度和甜度。因此,许多新茶客将甜与甜联系起来。
其实茶的甜和回甜并不是一回事。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让新手混淆的概念,今天厂长会一一区分。
错觉一:甜=回甘
刚开始喝茶的朋友,喝茶的时候感觉有点甜,就把甜认定为甜,从而把泡茶定性为好茶,但其实甜并不代表甜,所以不能作为判断茶叶质量的标准。只要茶含有糖,这些物质就会在水中溶解或分解成麦芽糖,茶汤的味道就会变甜。
回甘的重点是回,茶叶因为富含茶多酚,在入口处会带来明显的苦味。过了一会儿,一股淡淡的甜味从喉咙和舌根涌出,甚至掩盖了之前的苦味。简单地说,甜味是一种味觉,味觉来自味蕾的感觉,也就是说,甜味通常来自舌头的感觉。甜是先苦后甜,更倾向于一种身体的感觉,从口到喉都能感受到那种韵味。
此外,许多茶友认为茶的甜味和苦味是相对的,苦味是甜味的原因,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。苦味来自茶中的茶碱和咖啡因,而甜味来自茶中的糖苷。虽然它们客观地存在于茶中,但它们并不相关。只能说,一定的苦味更能反映出好茶的甜喉韵。
简单粗暴地说,先苦后甜就是回甜。假如你不确定茶是否有回味,那么你可以喝一杯凉白开。假如凉白开变甜,那么这茶就有回甜的味道。
错觉二:苦=收敛性强
茶含有茶多酚、咖啡因等物质,能带来苦味。新手可能会受到不苦不涩不是茶这句话的影响,喝苦茶会有一种错觉:哦!这茶好苦!哎,苦等于收敛性强,这是好茶!”
其实这是一种错觉,茶苦不等于收敛性强。收敛与上述回甘有关。如果说回甜是先苦后甜,那么收敛性的强弱与茶从苦变甜的速度有关。
简单地说,苦转化为甜的速度越快,茶的收敛性就越强。越慢,越弱。因此,新人喝茶时不要喝苦味,认为这是茶收敛性强的表现。
幻觉三:无味=无味之味
喝茶的时候,新人会看到很多品茶术语,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些术语的意思,于是开始大开脑洞,生搬硬套。例如,当他们喝一种味道很淡、很像水的茶时,他们会误判这是一种好茶,因为品茶术语中有一种无味。
但是,如果无味等于和水一样,没有味道,茶和开水有什么区别呢?无味是什么意思?
清代陆次云品尝龙井茶时说:龙井茶真的很香,但不是很甜。喝了之后,感觉有一种太和谐的气息,弥漫在牙齿和脸颊之间。这种无味的味道,甚至是味道。”
大意是真正的(龙井)茶是甜的,细品很淡,好像没有味道,但是喝了之后,感觉牙齿和脸颊之间有一股和谐美妙的茶气。这种无味的味道是最好的味觉体验。
当判断茶是无味还是无味时,我们不仅要,还要观察茶的香气及其持久性。假如茶没有香气,喝起来没有味道,那么它就是一种品质一般的茶,与无味的味道相差甚远。
如果茶散发出兰花般的香气,品尝茶后,虽然茶的味道很淡,但这种香气仍然萦绕在舌尖、嘴唇和牙齿之间,那么它很可能是无味的。
无味是茶味的最高境界,非常罕见。难怪新手会混淆无味和无味的概念,产生错觉。
这三种错觉大多出现在喝茶少的新手身上。因为他们对品茶术语知之甚少,所以会混淆茶的味道,产生这样的错觉,影响对好茶的判断。
比如喝茶多的老司机,什么都尝过,这方面很少有错觉。从品茶新手到评茶高手,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我是雷厂长,地道的云南茶厂厂长;坚持用心泡茶,让大家少走弯路,少花钱,喝好茶!不定期分享普洱茶的干货知识,让爱茶的人都能喝懂普洱茶!如果你喜欢,别忘了注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