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知道关于“聚酰胺薄膜怎么用”的内容吗?别着急,小编为你慢慢介绍。
聚酰胺薄膜怎么用
吸附原理
通过酰胺键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。
它的酰胺基可以与羟基酚、酸、醌类、硝基等化合物通过氢键结合而被吸附,它们的脂肪长链可以用作分配层析的载体。在非水溶剂体系中,聚酰胺是一种非极性固定相,其层析行为与柱层析相反;在非水溶剂体系中,聚酰胺作为载体,其层析行为呈正向柱层析。
应用范围
口聚酰胺尤其适用于分离多酚化合物,例如黄酮.醌。酚酸.含羰基化合物.羧基化合物等。
如:葛根索中提取葛根黄酮.茶叶提取茶多酚.人参中提取人参皂甙.银杏叶中提取银杏黄酮.在甘草中提取甘草皂甙.甜菊苷.发酵液提取维他命、抗生素等成分对鞭质的吸附能力强,用来去除植物粗提物中的鞣质。
前处理
最新购买的聚酰胺
用90-95%乙醇浸渍聚酰胺,不停地搅动,气泡去除后放入柱。以90-95%体积为3-4倍
用酒精洗净,用清水冲洗干净,再蒸干,不留残渣(或少量残渣)。又按顺序用体积为5%NaOH2-2.5倍体积的蒸馏水,以2-2.5倍体积的10%醋酸水溶液依次洗脱,最后用蒸馏水洗脱至中性,备用。
使用过的聚酰胺
普通情况下,用5%NaOH水溶液冲洗,直到NaOH水溶液呈极淡色。有时候,由于一些鞣质与聚酰胺不可逆吸附,用NaOH水溶液洗脱困难,可用5%NaOH柱浸入柱中,每日将NaOH溶液放出一次,然后加入新的5%NaOH水溶液,这样浸泡一个星期后,基本就可以洗完了。以2倍量的醋酸溶液洗脱,经蒸馏水洗脱至pH8-9,再用10%醋酸水溶液洗脱,可重复使用。
使用聚酰胺吸附法。
1.装柱:一般将粒状聚酰胺混悬于水中,使之充分膨胀,然后装柱,让聚酰胺自由沉淀;在使用非极性溶剂时,采用组分中低级性溶剂装柱。
2.适当稀释浓度上样:一般在每100ml聚酰胺上样1.5-2.5g时,用洗脱溶剂稀释,浓度20%-30%。
可直接上样,如果提取物水溶性差,可将其溶解,加入易挥发的有机溶媒,混合适量的聚酰胺,或减压蒸馏,干燥,装入柱顶。
3.水洗:先用清水冲洗。
4.醇洗:将乙醇浓度递增到水的浓醇溶液,或氯仿.氯仿-甲醇,递增甲醇至纯甲醇洗脱。如物质未洗脱,可用稀氨水或稀甲酰胺溶液进行洗脱,分段收集。
5.找出最好的吸附比:微量实验求出最好的吸附率。
口
6.放大:按小试样和最佳吸附比放大试验。
7.聚酰胺的回收:一般采用5%氢氧化钠溶液清洗,然后用10%醋酸液清洗,然后用10%乙酸液清洗,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,即可。
聚酰胺薄膜层析方法
一、聚酰胺的薄层析法分离原理:
薄层析法主要有两大类:锦纶66(尼龙)和锦纶6,这两种材料中都含有大量的酰胺基,因此统称为聚酰胺。聚酰胺具有-CO-或。
-NH-在极性化合物-OH或-0之间形成氢键,从而发生吸附。各种物质与聚酰胺间形成氢键的能力不同。当所述溶液与膜之间以分配系数的大小,在聚酰胺膜上进行分层分离时,所分离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率发生吸附与解吸过程,从而使混合物得以有序地分离。
薄层析法和离心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聚酰胺分离方法。
二.影响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:
1.成键基的数量越多,吸附力越大。
2.成键基的位置影响氢键的数量和强度。
3.随着芳香环和共双键数量的增加,键值增加。
4.被分离的物质分子内形成氢键,会减弱其与聚酰胺间氢键的形成。
5.溶剂效应。
三、聚酰胺的薄层色谱分离特征
1.对极性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分辨能力。
2.高度的敏感性。
3.操作简便,速度快。
4.防止扩散样本。
5.荧光物质可以用紫外灯来检测,不需要喷涂显色剂来显示颜色。
四、薄层色谱聚酰胺分离应用
各种化合物均能分离,是分析蛋白质和多肽N端残基较理想的分离方法。
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“聚酰胺#层析#氢键”的相关内容了,希望能帮到你哦!